第271节
郭怀义说着向灶房走去,郭道真看着郭怀义出门,叹了口气说道:“总算是能够过上几天逍遥平静的日子。”
我说道:“怀义的戾气似乎淡了很多,我还以为他会杀人成性。”
郭道真说道:“他修炼鬼门秘术太多年了,已经深入骨髓,我以秘法封了一部分他的功力,不然一旦发起狂来自己都难以控制,怕是以后还会出乱子,他若是与你为敌……”
“放心吧老郭,成魔成道都是你儿子,我不会跟他动手的。”我说道。
郭道真欲言又止,看了我一眼,最终什么都没说。
我们三个人终于冰释前嫌,那天晚上,我坐在乡野田间,望着暗夜星空,心中茫然。
“曼曼,云曦,雨师姐……”
此时在昆仑深处,月光透过坍塌的古洞,照射在一堆乱石上方,乱石下方,一个鲜血淋漓的胳膊突然动了,她发出痛苦的呻吟,将压在自己身上的石头挪开,如此的动作她已经不知道坚持了几天。
“我不要自己的命运被她人摆布,我不会再拖他的后腿!”一声虚弱的声音传来。“杨浩,你在哪里啊?”
一块巨石被道气震碎,浑身是血的周曼曼从乱石堆中站起来,她坐在石头上,血顺着发丝淌下来,她将从古洞中得到的一张秘符点燃,秘符上光芒透亮,一道道符文散开环绕她的身体,修复伤体,周曼曼借此聚集周围的灵气提升功力。
道门中人,人人都知道深山古岭往往会有一些仙山奇洞,其中不乏秘宝,一旦得到就可以逆天改命,周曼曼一路从昆仑秘境走向昆仑最深处,可她一连闯了几处凶险古洞都不得奇宝,她在山洞中时不时地会看见一些古老的骸骨。
山洞上方,一个女道人面无表情地看向周曼曼,目露疑惑道:“枯木逢春功?怪不得受了这么重的伤都不死。”
周曼曼抬起头,看向洞顶,女道人手中拂尘挥动,周曼曼被一股祥和之力拖起来,飞向洞外,她看向女道人问道:“你是谁?”
女道人说道:“南海,妙观音。”
周曼曼说道:“你是五大至尊之一?”
妙观音点了点头说道:“你身上怎么会有瑶池的功法?”
周曼曼说道:“我之前肉身被毁,瑶池圣尊的灵兽将我引来昆仑,让瑶池圣尊为我重塑肉身,之后传了我枯木逢春功。”
“原来如此,那你在这里干什么?”妙观音问道。
周曼曼说道:“不瞒前辈,晚辈在昆仑秘境中和同伴走失,听闻古昆仑是上古道家祖庭,因此前来寻得机缘。”
妙观音摇了摇头说道:“功力如此低微,这里你都敢来,真是不要命,自古多少人茫无目的寻找秘宝,照你这样找那得找寻多久?”
“还请前辈指点迷津。”周曼曼说着就跪了下来。
妙观音说道:“你起来吧,我正好要到这里调查一处秘地图腾,我带你出去。”
周曼曼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我告别郭道真父子,向中原之地走去,郭道真为我算了一卦,说杨三千和小五他们都在江南,让我去那找他们。
杨三千和姬瑶亲眼看到我被逼跳崖,虽然郭道真的道身降临华山说过我还活着,但这样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我还是跟他们报个平安好,免得为我担心。刚好去中原打探一下剑阁如今的动向,东方九集齐了九把名剑,眼下还缺我手中的寒霜剑就是十把名剑,若是让他炼出什么了不得兵器来,怕是又要引起一场腥风血雨。
到了江南边境的一家饭馆歇脚吃饭,往来的人都是世俗中人,旁边饭桌上的一人说道:“最近军队大批出动,好像又要剿灭道门的人。”
另一人说道:“这道门的人放着好好的道士不当,老是聚众闹事想要干什么?”
“那谁知道,反正我听我爷爷说他小时候军方和道门就发生过冲突,现在军队到处张榜,警告民众不得再加入道门,我估计,又要打仗喽。”
我一边听着这些人的议论,一边吃面,突然,口袋里的青石发出异动,我将青石拿出,青石碎成齑粉。
“豆丁出事了?”我疑惑道,身形消失在桌边。
我赶到清凉观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清凉观中人去楼空,常六两和豆丁都不在。
我将小周天罗盘取出,波动指针,时光溯回,一群穿着僧衣的光头和尚从山下走上来,他们中的一名中年僧人推开弟子房,手中拿着一面镜子照向豆丁,镜子上镶嵌着奇怪的骨石,骨石发亮,同时豆丁的眉心也散发金光。
中年僧人面露喜色,向其它僧人点了点头,接着将豆丁扛在肩上。
“你们是谁,把我师弟放下!”一声喝止传来,常六两出现在门外。
其中一名僧人的眉心发红,红光透出,常六两突然变得眼神游离,像是失了魂魄,常六两失去意识之前将手中的青石捏碎。
那名僧人看见,脸上露出恼怒之色,一掌拍向常六两的后脑,被中年僧人制止,命令其他人将常六两也背上,悄悄离开了清凉山。
“佛门的人不是在一百年前就退出道门纷争了吗,突然抓走豆丁要做什么?”我喃喃自语,看着山下光影中背着豆丁离开的人。
一百多年前,道门黑暗动乱,波及佛门,佛门的人也参与了道门的战争,死伤惨重,佛门领头人被挖了舍利子,再之后佛门的人越来越少,直到避世不出。仅剩的几个佛家寺庙也都由俗家人管理,刚刚那几个和尚很明显不是一般人,根据道门历史记载,佛门最后一个修佛的门派正是雷音寺。
第228章 佛窟之谜
道家起源于古老华夏,从人文始祖伏羲创造各种文化、研究占卜八卦之道,到战国时期老子著书立说,成为道门始祖,中间历经几千年,道门发展蒸蒸日上,那时候天地灵气充沛,无数的天才崛起,让道门极尽辉煌。然而道门之人修炼通天之能,视凡人如蝼蚁,杀戮不断,民不聊生。
老子李耳一统道门,被后世称为太上老君,第一圣人,传《道德经》约束后人,宣扬道德学说,教化众生。
六百年后,佛门从天竺传入华夏,其教派思想与道门思想不谋而合,且主张众生皆是佛,前世苦修,后世富贵,被凡人皇族极尽推崇,传于百姓。
后世两千年来,佛门一直作为历朝历代国教,佛门文化昌盛,但道家之人一直相信佛本是道,对于佛门并未放在眼里,直到佛门开始渗透道门,争夺修炼资源,两方人马终于爆发战争,多年以来大小摩擦纷争不断。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掌权,弘扬佛学,摒弃道家,使得世俗间道门文化发展停滞,修道之人传承断绝,道门数位至尊大怒,诛杀慈禧,被佛门护佑,遂与佛门宣战,那一战极其惨烈,佛道两家死伤无数。
后来佛门出了个只修佛法不修佛功的人,名字叫萧古岩,被称为佛活转世,他邀请佛道两门至尊到一起讲和,平定佛道两门干戈,之后佛门退出天下纷争,禅宗圆寂后,萧古岩成为佛门之主,他眼看天下苍生被佛道两门之人残杀,不忍百姓遭受苦难,下令佛门弃佛功而修佛法。
这个萧古岩就是百年前佛门第一人虚云大师,历经四朝五帝,他所在的时代道门即便再乱,也不会打扰佛门。
有一首诗说:“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讲的就是虚云大师。
虚云大师圆寂的当天,肉身血骨内佛法无边,化成一颗七彩舍利,七彩舍利被人盗走,有证据显示是道门的人所为,这件事情只是佛道相争的引子,最终引起道门的黑暗动乱,佛门几十年摒弃佛功,所剩高手不多,被道家之人屠戮殆尽,之后道门之间又发生大战,仗还没打完,道门和军方又发生大战,最终在洋枪火炮的冲击下,道门折损严重,道门为数不多的大尊独木难支,与军方讲和。
百姓需要军方统治,靠道门的思想和法纪是靠不住的,多年以来,军方一直对道门暗中打压,那段历史黑暗无比,史料记载也不多,所以才被称为黑暗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