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

  咕噜……
  然而,正在这时,夜空中忽然飞来了一只猫头鹰。它那双怪异的眼神着实将我吓了一跳,我陡然间连连向后退了几步,后背紧紧贴在了阳台的玻璃门上。
  猫头鹰是冥王府的信使,它的出现必然是给我们带来了有关于群英会的最新消息。这可恶的东西瞪了我许久之后,便向我抛出了一份信函。我接过信函后,立马跑回了客厅,将事情告知于大伙。父亲第一个接过我手中的信函,他仔细审查了一番后,大声叫道:“不错!不错!这正是冥王府的邀请函。哈哈……和几十年一模一样,完全没有改变。”
  “奇怪了……”可是,刘一叔却望着他手里的这份信函皱起了眉头。
  “老伙计,你怎么了?难道这信函有什么古怪吗?”父亲跟着收起了笑容。
  “之前我们还在广西的时候,冥王府就已经将信函送达到我们手上了。可不知为何现在又送来了一封?”刘一叔说道。
  “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吗?”李狗儿嘿了一声,说道。
  “大成,你现在才是阴店的掌柜。这信函还是由你来打开吧。”父亲说着又将信函交还到我的手里。
  信函是黄蜡密封的,我取过饭桌上的一根筷子,将信口的黄蜡尽数撬去。然后,从中取出了信函。那是一张薄薄的犀牛纸,其中只写了一行简短的文字:请各位掌柜注意,本届群英会将提早十天进行,望诸位尽早做好准备。
  原来,冥王府第二次送信函的目的是为通知大家,群英会举办的时间提早了。
  “提早了十天……”老叔子听完,手上掐算起日子来。过了一会,他忽然间惊了一声:“也就是说一个礼拜后,群英会就要上演了。”
  “这么突然?我们准备工作还没结束呢?”父亲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大声叫道。
  “看吧,我说要来不及的吧。你们倒好,还叫我去相亲。”我吐槽了一句,跟着和老叔子以及秦归商量道:“从余杭坐车到山东泰安估摸着也要两天的时间,到了那边还要处理许多琐事,余下的时间已不多了,看来我们得连夜准备,明早就动身前往。”
  “不错,要不然就会错过群英会了。”刘一叔点了点头,十分赞同我的意见。
  “那我们现在就回到阴店去准备吧。”秦归说着,人已站了起来。
  我们一行人顶着寒风,急急忙忙赶回了阴店。我们各自准备起来,忙乎一夜自然不必说。不过,所幸的是等到第二日天亮,我们总算是将一切都备齐了。李狗儿早我们一步先行出发,因为他要将尸体赶到托运地点。在我们余杭,有那一处地方是专门托运阴店的尸体的。这地方除了我们几个阴店商人外,其余人一概不知。
  “我们也该出发了。”我扫视了阴点一周,发现没有纰漏了,便对老叔子和秦归说道。两人同时点了点头,拿起行李便跟着我往外走。
  然而,等我关上阴店大门时,家里的那一辆别克车驶了过来。看来是父母亲来为我们送行了,这又将是一次告别。我不禁默默含泪,心中涌上了千万个舍不得。他们或许不知道,我今日一去,极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第六卷 群英会(下)
第一章 人在途中
  泰山傲立于山东中部,古时又叫东岳。相传天地初开之时,盘古大帝的头部化为了东岳即为泰山。泰山地处华夏之东,由于在我们道上有个说法,东方是生命之源,象征着希望和吉祥。所以,冥王府才会将组织按在那里。在我华夏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泰山一直被统治者视为神山。据不完全估计,在先秦以前,大概就有七十二代君王到泰山封神,而秦汉以后又有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二十七次。
  从余杭到山东有两条路子,其一是路经上海、苏州然后跨入山东境内。其二则是穿过安徽省踏入山东境内。步入山东之后,还需一直北上,抵达泰安市。泰安市正是泰山所在地,也是冥王府权力范围的最核心位置。据父亲所写的经验来看,泰安市几乎所有的阴店生意都控制在冥王府手中。他在书中也是反复提及,只要进入山东境内,就得保持高度警惕。凡是接触到道上的人,都要礼让再三,哪怕是对方是一名儿童。因为,你所遇到之人极有可能都是冥王府的人。你所要谨记的是,冥王府是我们道上权力的中心,他们的势力范围大到难以想象。比起所谓的三大家族,那是绰绰有余的。
  我牢牢记住了父亲所写的每一句话,他过往的经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认清道路。另外,还有老叔子在旁提点,能够让我时刻保持清醒。所以,这第一次群英会之旅,实在要比想象中轻松一点。至少不会一无所知,在遇到险阻之时闹得束手无措。
  我事前经过商定,也就是在第二次接到冥王府传信的那一晚上。此行选择的路线为途径安徽省,从而踏入山东境内。这条路比起走苏州那条线可谓要远上一些,且交通也多为不便。但却是最适合我们的道路。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三点,其一,江浙两省靠海,贸易来往繁杂,交通虽为便利,但人流太过拥簇,不利于我们阴店商人过往。而安徽省则刚好相反,该省为内陆,山地居多,人流较少。其二,江浙两省同行较少。虽说今时今日我们阴店商人这个行业早已普及华夏大地,但其分布地大多在中西部地区,华东一带却是少得可怜。据我所知,我们余杭一带仅有两家,其中一家即是我们王家阴店,但规模却是小的可怜,根本不能和别省份的同道相提并论。另一家则是比我们王家阴店还有拮据,可以说微不足道,因此在这里不提店名也罢。正所谓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们道上的老话是:天底下所有阴店是一家。干我们这行的正是需要彼此互帮互助,所以我们选择了阴店较多的安徽一代。其三,我们运尸的队伍要路过安徽省。尸体是我们参加群英会的本钱,千万不能有任何差池。所以,我们一行人跟在运尸队后头,也算是双重保险。一旦发现前方有异变,即可火速支援。
  由于靠近年关,各路运输吃紧。我们急促下压根买不到车票,不过好在各地车站都不缺黄牛党。黄牛党的要价十分凶狠,比正常车票贵出了三倍。但那点钱对于我们阴店商人而言,还抵不上一具尸体的十分之一。所以,压根不会放在眼里。我出手大方,一举将三四位黄牛党的手上将这一线路的车票全部买了下来。粗略算了算,总共花去了毛几万的钱。那些个黄牛党十分诧异,但拿到现钱后除了高兴外也就不会顾虑那么多了。我从中留下了三张车票,并将其余的所有票子免费转送给了那些苦苦等候在车站,吃着泡面、啃着面包的农民工兄弟。他们辛苦劳累了一年,好不容易赚下点血汗钱,可不能就这么糟蹋在黄牛党的手里。所以,我决定要让他们回去过个好年。
  我的善举自然迎来了善报,有几位安徽老乡听说了我们的行程之后,自愿为我们领路,还帮我们拿行李。所以,这一路上我们享受到了尊贵的待遇。长途车进入了安徽省,那是几个小时以后地方事情了。我们一直从早上坐到了下午,到车站下车几乎是接近傍晚。老叔子琢磨着时间,急道:“今晚一定要赶到毫州市”
  毫州市接壤山东省,出了毫州便是踏入山东了。但我们下车是在安徽的腹地,距离毫州市仍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入夜后,光靠双脚行走,那根本是行不通的。即便,我们在晚上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大白天。
  冬天的野外格外寒冷,我们刚到异地,又不曾约定宾馆。所以,在还未做出决定之前,我们三人已经被冰凉刺骨的寒风冻得瑟瑟发抖。此时,我又担心李狗儿来。他率先一步跟着运尸队同行,也不知道顺不顺利。秦归似乎是看出了我的忧虑,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王掌柜,不必担忧了。狗娃子从小赶尸,年纪是轻了一点,但毕竟是有经验的。他既然没有捎来信息,看来前途一定顺风顺水的。”
  秦归所言不无道理,我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接着说了一句:“那我们也早点动身,尽快追上狗娃子吧。”
  “附近若有同行就好了,如此一来便可以送我们三人一程。”老叔子叹道。
  “不如我们行一个江湖救急吧?”我想到了道上最常用的救急法子,那便是以尸语传达求救信号。
  “可是可以,只不过狗娃子不在,由谁来尸语传音呢?”老叔子先是点了点头,紧接着很快又摇了摇头。尸语是赶尸匠的基本功,对于一名老经验的赶尸匠来说基本上是小菜一碟。
  “秦医生你会吗?”我听完,当即望向秦归问道。因为秦归是尸医,尸医同样讲究望闻问切。既然他要问尸体,那么必然是懂得点尸语的。
  秦归怔了怔,方才对我说道:“我劲力试试吧。”
  他说着走到了一个有利于传达声音的位置,然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跟着便发出一连串尸语。尸语也是一门极有特色的语言,如果你是外行人大致上只会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就像是喉咙被类似骨头或是鱼刺之类的硬物卡住一般,沙哑中带着一点琐碎。有时候,你在不经意间听到这个声音,便会不由得竖起汗毛来。但如果是内行人,即能从发声者的声线和语调变化中听出个味道来。你会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
  秦归用尸语推送了救急的讯息,反反复复一连好几遍。我看到他整张脸都胀红了,也不知道是自己太过用力,还是由于寒风太过凌冽。
  “歇歇吧,秦医生。”老叔子接着说道:“如果有同行愿意帮忙,该来的总会来的。”
  “老叔子说得没错。”我也跟着附和道。
  秦归停顿了下来,我们三人并排站到一起,静静地等待着同行的道来。等待的滋味大概是天底下较为难熬的滋味之一。在这一刻,我心里暗暗发誓,倘若今晚有人肯帮助我们三人。那么,我必定牢牢记住这份恩情,当重重回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的内心也开始骚动起来。万一附近没有同行,亦或是没人愿意前来帮组我们这几个外乡客。那该如何是好呢?如果我们不能在今晚赶到毫州,那么势必影响到群英会的行程。其实,非要说在群英会上露脸,我倒觉得也有那个必要。我只是担心修罗王和他的鬼族大军会提早动手。届时,我们道上的人都毫无准备,还沉浸在群英会的喜悦和兴奋之中,那岂不是正好被他们一网打尽。没有了那一帮人,就凭我一人的力量实在不足以和强大的修罗王对抗。
  话说回来,我此番前往群英会一来是受到了主办方也就是冥王府的邀请,二来则是想去联络一下各位道友。希望能说服他们和我一起对抗修罗王。所以,这一路上我自个也在寻思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踏踏……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就在我们几人放弃待援的希望之后,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靠了过来。老叔子经验老道,他从中听出了猫腻,对我们说道:“快听,这是徽商。”当然他口中的徽商并不是指传统的商人,而是我们开阴店的人。
  “嗯,脚下步子两长三快正是徽商最常见的特点。”秦归经老叔子一提醒,后知后觉的说道:“另外,还可以听到隐隐约约的铃铛声。”
  关于铃铛声那不是错觉,因为我的耳中也是听到了的。我问老叔子,徽商为什么会在脚上系铃铛。老叔子告诉我说,徽商的阴店中没有赶尸匠,一般掌柜本人都会取代的赶尸匠的活。他们脚上系铃铛,正是为了赶尸的。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觉得此地的阴店商人也太抠了一点,请一两个赶尸匠能花上多少钱。参考我们店里的李狗儿,只要管吃管喝就行。但与此同时也不由得佩服他们的专业和全能。或许,这是未来阴店商人的风向标。
第二章 强龙吃了地头蛇
  铃铛声越来越近,不多时已有三道黑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三道黑影长得高大,且步伐飘逸,灵动迅捷。我曾在湘西的怀化和一群人参加过飙尸大赛,所以知道黑影高大的原因。那是因为人骑在尸体之上,人叠上尸体的高度,就显得很高大了。被用来充当坐骑的尸体,通常都是飞尸级别的货物。所以,他们的步伐就会跟飘逸。
  果然,当这三道黑影完全显露在我们面前时。情况和我预知的完全相同,三具飞尸之上高高坐着三名中年男子。要说到唯一有出入的是之前我们所听到的铃铛并不是系在他们脚上,也不是系在尸体的脚上,而是挂在他们的脖子上。虽然夜间的光线不能提供足够清晰的视野,但是这铃铛恰是由银质打造的器具,因此衬着月色所折射出来的寒光照着我们刺眼。
  “求救的尸语是你们推送出来的吗?”其中一人问我们道。
《我开阴店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