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刘一叔小我父亲三岁,但他那会的能力却比我父亲大得多了。碰巧刚好又从外边游逛回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刘太叔便点头同意了。这是两人第一次合作,出发时间定为三日后的早上八时整。时间是刘太叔亲自敲定的,大吉大利自是不用多说。在两人临走之时,爷爷王天一又叮嘱了刘一叔几句。大致上是让刘一叔多关照着点我父亲。可这话就让父亲听着不太舒服了,毕竟那会他年轻气盛,说什么也不能被同龄人开不起。于是,这一路上两人是貌合心不合,都是憋着一股子倔气得。
  两人前往猎捕尸体的目的地是金华的一个山区,那山区里有一个较为隐蔽的村落。由于车路不通,交通不便,所以那村落除了经济落后之外,就连思想观念都没有跟上时代。走之前刘太叔也叮嘱过,他说那村落的村民还都带着封建思想,所以你们两个娃子千万要拘谨一些,可不能破坏了当地的规矩。不然的话,这桩生意就做不成了。
  其实,这是桩生意是一熟人介绍的。那熟人姓胡,父亲到了现在还记得很牢,还笑着跟我们说这人叫胡牛子。
  “难道是个道士?”李狗儿抢着问了一句。
  我怪他打乱了父亲回忆的思路,便恶狠狠地瞪了他一脸,啐道:“就你能耐?不该说话的时候,就别说话!”
  “狗娃子说的没有错,那人真的是个道士。”父亲微微一笑,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自打狗娃子入住我们家以来,他就把这小子当成家人一般看待。
  “不过,这胡牛子是个半路出家的道士。”刘一叔在旁补充了一句,他茗了一口浓茶,皱着眉说道。
  我只听说过半路出家的和尚,却不曾听闻还有半路出家的道士,于是觉得好奇,忍不住又问了一声:“这半路出家的道士长什么样?”
  父亲笑了笑,接着说道:“这胡牛子的爷爷是个茅山道士,不过只是学了一些皮毛而已。传到他爸爸那一辈时,茅山道法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当他爸爸要传给他之时,已经无从下手。可是他们家除了做道士外就没有别的营生,他也是逼于无奈,为了讨生计,只好铤而走险。”
  父亲顿了顿,将手里的祖明豆奶全部喝完之后,接着又说道:“那一晚,胡牛子偷偷来到自己爷爷的坟头,然后撬开了土,之后便对着他爷爷的尸骨大哭了起来。他痛苦流涕,诉说家业的败落,只求爷爷能够显灵,指给自己一条生路。”
  “那有人刨自家长辈的坟墓来找财路的,那岂不是风水往外流了吗?”我嗤笑了一声,只觉得这个胡牛子做事情太过于荒唐了。根据我们的习俗,长辈死后要入土为安,这样后代的风水才能留住。倘若祖坟被外人刨了,那么后代的风水也就外流了。
  “这胡牛子连最基本的规矩也不懂,还想当个道士?呵呵……”李狗儿也跟着乐了一句,他的笑声中带着幸灾乐祸的味道。
  “话虽如此,但是那晚他刨了爷爷坟头之后,他爷爷竟然显灵了,并把自己生前所有的本事全部教给了他。可惜,那时的胡牛子和我一样,日子过得混沌,便连记性也是模糊的。当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只学会了一半。不过仅是这一半的水平已经强过他老爹许多了,要糊口饭吃那是容易得很。”父亲说的话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胡牛子让自己爷爷的尸骨未寒,已经是个大大的不孝子孙了。若换做我是他的爷爷,那一定是要好好教训这小子一顿不可。哪里还会将本事传授与他。
  胡牛子学会了那一半本事后,就常替村里人看阴阳,农村思想落后,一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情便要找他问个明白。如此一来,他的生意倒也是常年不断的。有时候甚至是比村里那位赤脚医生还红火,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生病后竟然不愿意去看医生,说是吃药打针都是没有用的。要将自己的病彻底医好,就必须找胡牛子要道符。胡牛子是个精明人,他懂得如何运营自己。因此,不到两年的光景,他已经成了村子里少有的万元户。在那个时候,别说是一个村了,就是一个县也找不出几个万元户来。
  “这胡牛子本事没学到,倒是成了坑害人的神棍了。哼!真给俺们道上丢脸……”李狗儿听了之后颇为愤慨,不由得怒骂了胡牛子一声。
  “狗娃子你也不必气愤,这个世上讲的就是因果报应。这胡牛子虽然是富了起来,但赚得都是不义之财。常言道不义之财如流水,那是长久不了的。”父亲接着又说道:“不久之后,他的道符便吃死了一位老太太。那老太太的家人哭着喊着闹着要抓他去见官,那时已经是新社会了,新社会是讲法的,杀人可是要偿命的。胡牛子叫这家人吓唬了一通,顿时慌得没了神,亏得那会村长站了出来。村长说都是自己村里的人,不好将事情闹大。只叫胡牛子赔点钱就完事了。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又怎么是出点钱就能了事的呢?那家子人当然也不是傻瓜,他们岂肯占点小便宜就了事。所以,最后胡牛子赔光了这两年来所有的钱财。一夜之间从万元户变成了破烂户。”
  “哈哈哈……果然是善恶到头终有报。”我大笑了起来,对于胡牛子的遭遇,竟然显得没有任何一点同情的心思。
  “那你们和胡牛子又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一直默默不吭声的秦归,这时候终于出声了。他的问题直接问到了点子上。我们听了这许多关于胡牛子的事情,却还不了解父亲和刘一叔到底是怎么和他联系上的呢?难道他破产之后,继而做了阴店?
  “开阴店……他当然没有那个本事。他之所以找到我们是因为那被他道符害死的老太太,由于怨气过重,最后异变成了尸体。就在她的家人要为她下葬之前,她突然间变成了尸体,当时可把在场的村民吓了个半死。所幸,这老太太谁也不害,只害那胡牛子。”刘一叔接过父亲的话茬,继续对我们说道。
  “他好歹也是个道士,难道连这样的一具尸体也对付不了?”我又嗤笑了一声。那老太太是刚刚尸变的,这样的尸体在我们眼中根本不值得一提。
  “他若是没有那点本事,恐怕连活命都有困难。”刘一叔叹了一声。
  当时,牛胡子躲进了自己家里,并在门上贴了几张道符。这道符虽然治不好病,但对付刚异变的尸体倒还是有些作用的。可是,他毕竟学不到家,仅凭那几张道符也只可抵挡一会。尸体始终还是会冲进去的。眼看着生死存亡就在一线间,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还是村长站了出来。村长说他听闻余杭有一王家阴店是专门对付尸体的,可以把他们请来或许会有些办法。
  “还是村长是个明白人,这样的尸体我们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我听完哈了一声,得意洋洋的说道。
  经过商定村长派遣了村里几名胆子壮的中年男子来余杭找到了我爷爷王天一,在刘太叔的提议下就让我父亲和刘一叔一起前往了。先前与其说那胡牛子是介绍人,倒不如说我们去做这笔买卖实际上是为了救他。
  父亲和刘一叔赶到那会,尸体已经攻破了胡牛子的大门。若不是胡牛子死死咬住夜壶,他恐怕早就没命了。那夜壶里有他的童子尿,是尸体害怕的东西。
  父亲到了现场也是楞了神,他毕竟只学了三个月,遇到尸体根本无从下手。这时,亏得有刘一叔,他使出了岐黄九真诀,轻轻松松地将那具尸体解决了。因为,他们两人是披星戴月赶过去的。到了之后,也还是大早上。所以,那胡牛子为了感激两人救命之恩,特意下厨做了一顿早饭。然而,就是因为这顿早饭,却害得刘一叔从此以后就绝了早食。
  “老叔子,他到底给你吃了什么?”李狗儿禁不起好奇,又问道。
  “黄金肉……”刘一叔回想起那会的食物,竟然泛起了恶心的冲动。
第三十一章 父亲的回忆(二)
  我们阴店商人眼中的黄金肉其实就是老鼠肉,因为老鼠是地底下最好找的动物,倘若哪一天我们下土找尸体时被意外所困,身边又断了食物,那时便会寻老鼠肉吃。又因为这老鼠肉能够救命,价值胜过黄金,所以被我们称之为“黄金肉”。我爷爷王天一和刘太叔都是吃过黄金肉的,说是味道鲜美,肉质剔透,是一道极佳的美味。
  “爸爸,当时你也吃了吗?”我开口问了一声。因为,父亲没有养成刘一叔不吃早饭的恶习。
  “那是自然,我还比你刘一叔多吃了一只呢。”父亲点了点头,半开玩笑的说道。
  “当时的胡家已经穷得叮当响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那米缸里的一窝耗子了。”刘一叔接着说道:“胡牛子一发恨,就将那大大小小的一窝耗子全都给蒸了。”
  “这胡牛子对付尸体不行,抓起耗子来倒是有些门路的。”李狗儿听到这里不由得嘲笑了一句。老鼠是最贼的动物,一旦有响动,便会四处逃散。要说这胡牛子能够轻而易举地端掉一窝,确实是有些本事的。
  “不是那胡牛子本事高,而是那窝老鼠各个都吃撑了肚子,压根跑不动。”父亲苦笑了一声。
  “这胡牛子家不是穷得叮当响了吗?那些老鼠哪来的食物?”我吃惊的问道。
  “说起来都是罪孽啊!”刘一叔长叹了一声,苦恼的说道:“我们哪里知道这些老鼠都是吃尸体长大的……”
  原来,当时老叔子在吃耗子的时候,吃出了一根手指。他从手指的肤色和霉味中分辨出这是来自尸体的物件。当时父亲和他两人都傻了眼,老鼠虽然贼但也只能偷吃些死物,怎么能吃到一具尸体呢?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气氛变得十分压抑。老叔子更是为吃到尸体的手指而感到悔恨。他便从那时起,发誓自己从今往后再也不吃任何早餐,并且还要以浓茶洗胃。
  经过一番沉吟后,父亲又问胡牛子,这村里有没有荒废的坟地。因为,尸体往往都聚集在没有人管理的坟地之中。胡牛子想了想之后说,他们村子里总共也就只有一两百户人家,家家都有各自的祖坟,且料理得很勤快,所以不会存在荒废的坟地。父亲听完后皱着眉说,这就好生奇怪了。常有人料理的坟地大都不会异变尸体的,除非那人是冤死的。于是,他又胡牛子,村里有没有冤死的人?胡牛子皱了皱眉说,村子里的人好几代都住在一起,邻里邻居早已和睦多时,虽然偶尔会有些口角之争,但大打出手闹出人命的却从没有过。因此,冤死一说也无从提及。
  父亲能想到的两个最有可能的可能都被胡牛子一口否定了,他实在想不出另外的原因,便只好征求老叔子的意见。老叔子家学渊博,又在外闯荡了好几年,思路非常开阔。他顿了顿之后问胡牛子:“你们村里有没有外来定居的?”
  胡牛子想了一会后,忽然啪的一声拍了拍自己的脑瓜子,大声说道:“有!我想起来了,五、六年前村子里下了一场大雨,大雨过后村里的水牛都病倒了。我们庄稼人都把水牛当成命根子,这牛若是死了,那就没法耕种了。就在大家都着急着的时候,村长从外地请来了一位七老八十的老先生。说是这老者是专门替畜生看病的兽医。”
  “这位村长还真是厉害,村中无论发生什么难事他都能想法子解决。”这时,李狗儿又打岔了一句:“不想俺们村的那位,只会享福,却不会为俺们想办法。”
  “我想那村长一定不简单吧。”秦归跟着说道。他说话虽不多,但总能切中要害。
  “秦医生果然厉害,一猜即中。”父亲微微一笑,接过了刘一叔的话茬继续说道:“其实,那村长和我们一样也是个阴店商人。他之所以一直隐藏着身份,就是为了做一笔大买卖。而他从外地找来的那老汉也不是什么兽医,而是一名赶尸匠。”
  父亲和刘一叔两人相互交换着叙说故事,各有各的风味,让我们听得好不过瘾。
  据当时胡牛子所说,那老汉刚到村里没住几天,就害病死了。当时村子里的人一致认为他和水牛一起感染了瘟疫,所以将他的尸身用火焚烧了。听到这里,刘一叔则推断出整件事情的起因应该和那位村长有关。经过一番细问,他们得知了这村长姓田叫作田满谷。当天,父亲和刘一叔还到了田满骨的家中做客。刘一叔比起父亲来入行要早,因此他对于同行的嗅觉也要来得更加灵敏。只是跟村长田满谷接触了一会,他便确定那人是阴店商人的身份。同样,田满谷也觉察到他们两人是来者不善。于是,三人之间有了猜忌。父亲和刘一叔怀疑,田满谷是个用心不良的阴店商人。说得通俗点就是奸商。田满谷则是猜忌父亲和刘一叔两人是来打他那桩大买卖的主意。
  “他到底是在做什么大买卖啊?”李狗儿性子急,迫不及待地问道。
  “一具我们前所未见的尸体。”刘一叔颤抖着身子告诉他道,似乎想起来至今还是有点余悸。
  “尸体……”李狗儿一听到这两个字,情绪突然间就兴奋起来。他唰的一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我们都已十分了解他的个性,所以没有任何吃惊的地方。
  “那田满谷手里的尸体被人下了封印,要解禁这封印则需要大量的尸体。于是,他才想方设法要将村子里多变出些尸体来。”父亲接着说道。
《我开阴店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