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第二章 秘籍
我将阴店的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确定没有存在任何危险元素之后,这才赶往自己的家中。走出阴店大门,户外寒风凛冽,现在正好是我们江南入冬的季节。南方的冬季不但冷,而且潮湿。冷风吹在身上的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相比之下,我倒是更喜欢北方的冬天。不仅可以欣赏到雪景,而且还能享受到暖气。
我在街边站了一会,终于打到了一辆的士。我家住在塘西,塘西是余杭的一个小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当年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所挖掘的大运河就是从我们镇上流淌而过,沿岸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从阴店到我家中大概只要五块钱的车费,换句话说两者之间离得很近。换了平日我都是步行来回的,目的在于锻炼身心。然而,今晚我是回家心切,打车只是为了节省时间。回到家中,已经是七点开外了。推开大门,母亲已经为我烧了一桌好菜。父亲和老叔子正在专心致志地观看着央视新闻,这两人自从人过中年后,就喜欢看新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们做阴店的人到了那个年纪都会有此癖好吧。大家伙都在,却唯独不见狗娃子。之前下飞机的时候,我以让他和老叔子提前回家了。这么晚,他应该不会出去才对的。于是,我进门问候了父母和老叔子后,紧跟着就问李狗儿的下落。母亲告诉我说,狗娃子下楼去阴店了,还强调了一句:怎么,你刚从那里来,没见到他吗?
我摇了摇头,喃喃说道,可能是错过了吧。
阴店是我们的地盘,而狗娃子也早就熟悉了店中的情况,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放下包袱,招呼大家一起吃饭。今晚的饭菜很丰盛,都是母亲的拿手菜,也是我们塘西一带的特色菜。比如粢毛肉圆、细沙羊尾、清汤鱼圆等等,看着就让人嘴馋流口水。这是近几个月来,我们全家人第一次吃团圆饭。因此更显得温馨。
席间,我们相互寒暄了几句。尤其是母亲,她说大成年纪都大了,是时候该说一门亲事了。父亲也点头附和,说是要提早为我们王家阴店培养接班人。他们两夫妻一唱一和,直把我说得羞涩难当。兀自低下头去,默默吃着碗里的饭菜。
唯独老叔子一人,倒是安静,他吃的也少,一晚米饭下肚后就放了碗筷。母亲见后感到诧异,在她印象中,老叔子的食量足以挺一个年轻壮汉,便觉得是自己的手艺出了些偏差。她犹豫了一会后,终于忍不住问道:“刘老哥,是饭菜不合口吗?怎么吃的那么少?”
老叔子摇了摇手,急忙解释道:“不不不,你不要误会了。”
父亲和老叔子合作多年,对于这位老伙计是最了解不过的,他知道老叔子心里一定装着点事情,便问了起来。
“老伙计,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搁着啊?我们都是一家人,你大可以说出来。”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秦医生的那档子事情。”老叔子叹了一声,告诉我们道。
他的话也正好让我想起了秦归,我们计划着明天就要出发前往广西,这不我还没来得急向父母说道呢。于是,当机立断接过了话题:“爸妈,我们明天就要出发去广西了。”
“才刚来,怎么又要走?”母亲爱子心切,急着问道。
“秦医生在广西遇到了点麻烦事,我们必须过去一趟。”我解释道。
“那就去吧,秦医生为我们王家阴店出了不少力,我们可不能做出没有情义的事情来。”父亲还是深明大义,他赞同了我的决定。
“大成,这一趟就让老叔子一个人去就行了,你和狗娃子留在阴店照看生意吧。”老叔子突然又说道。
“为什么?”我和父母亲三人听完,都表示了惊讶。尤其是我本人,因为之前从湘西返回余杭的路上,我们三人就做好了决定要一起前往广西找秦归的。
“难道这趟去广西会发生危险?”父亲经验老道,只顿了片刻,便觉察出了其中的猫腻。
“我们做阴店的哪一次外出不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老叔子叹了一声,接着说道:“大成本事还没学成,留在店中你好好教一教。”
父亲听了则是微微一笑,看着老叔子说道:“我那点本事哪里及得上你啊。教大成的事情还是要拜托你的。”
“毛伟人都说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我听着,心里烦躁起来,啪的一声猛拍在了饭桌上,险些将一碗汤水给打翻了。
“我在这里学得再多,也不及出去一次。”
“大成说得对。”父亲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又对刘一叔说道:“老伙计,你就让大成一道去吧。顺道也带上狗娃子,也好让这两年轻人历练历练。”
“可是,这一趟去广西面对的可是司徒家的人。”老叔子仍旧不同意,他知道此番前往广西必然是龙潭虎穴,所以怎么样也不要留住我。因为,我是王家的根,同样也是他们刘家的根。只要我活着,那么王刘两家就会有未来。
“司徒家虽然强横了一点,但毕竟也是道上大派,我想不至于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来吧。”父亲说着似乎记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脑瓜子,然后扑的一站起身来。跟着急匆匆地走进了房去,过了片刻后,出来时手上多了一把黄铜打造的钥匙。
“这是……”老叔子见了目光收束,似乎也想起了什么。
“秘籍,难道你忘了吗?”父亲笑着说道。
“秘籍?”我呛了一口。
“对,当年刘老爷子留下了一本秘籍,其中一半就交由你爷爷保管着。现在还存放在我们王家阴店的保险箱里呢。”父亲接着解释道。
“恩,确有其事。”老叔子也终于想起来了,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这本秘籍全名为《诚意伯序》,是我们刘门集大成的藏书孤本。”
诚意伯是刘伯温的爵位,他晚年曾有一段时间告老怀乡,在青田闲居的时候就撰写了这本藏术秘籍。关于这本秘籍,刘门后世子孙大多有所耳闻,只是不曾得见。亏得当年老叔子的父亲跟过军阀,当过土夫子,这才从一户富人的墓穴中捞了出来。
由于,当时藏术已经是禁止了。所以,他只能偷偷藏着,即便是学会了其中的本领,也不敢在众人面前使出来。刘叔公过世后,这本秘籍就被分成了两半。一半还是由他的子孙也就是刘一叔来保管,另一半则是交到了我们王家人的手里。
“这些天我一直惴惴不安,总觉得藏术将要被解禁了。到时候,整个道上不免有引起一场纷争。诶……我们做阴店的人,无非也是想经营点买卖。然而买卖人最怕的就是乱世,所以我们让大成提早备着点也是好的。”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忧愁。
“王老哥,你说得对。我们是时候让大成学习刘门藏术了。”老叔子点了点头,附和道:“道上一旦纷乱,就得靠这门藏术守住家业了。”
“不错,趁着今晚的在心头上,我们两人就把这本秘籍传授给大成吧。”父亲说着向门外走出,他这是要前往王家阴店了。
“老头子,你喝了酒,可别开车。”母亲是拗不过父亲的,所以也不阻止了,只是劝了他一声喝酒别开车。
“放心,这不是还有大成嘛。”父亲微微一笑,人已经走出了门外。
我和老叔子对望了一眼,紧跟着他的脚步而去。
第三章 王家阴店
开上自家的老别克,我们前往了阴店。这辆别克还是在90年代初的时候买的,现在看起来已经算是一辆破车了,可在那个年代却是老板的标配。当时,就有这么一句话,有钱老板都是开别克的。而已我们现在的财力,不能说太富,至少买得起宝马、奔驰之类的名车。只不过,碍于职业的关系。一切都得低调,不然邻居们都会引起怀疑。正所谓材不能外露,就是怕有心人惦记着。
这辆老别克虽然已到了报废的年纪,但性能却还是依旧稳当。反正,我们也不是跑长途,光是塘西小镇上绕一圈,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岔子。大概只用了七八分钟的时间,车子就停在了我们阴店的大门口。我下车开了店门,然后招呼父亲和老叔子进入。店面是以卖古董和字画为掩饰的,这已经是我们做阴店的常态。阴店生意毕竟不是正当行业,且入行的门槛很高,尸体是我们的货物,只能由专业人士经手。
这是一幢落地房,总共两层。一楼是古董字画的展示区,但大多数是A货。因为,我们不是盗墓贼,即便是下了土也只是猎捕尸体。其实,现在市面上很多古董店都是以A货居多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屡见不鲜。二楼是我们的办公室,一共有三个房间。其中最宽敞的那一间是属于掌柜的,也就是我王大成。我会在这个房间里接见客人,谈些生意。自我入主以来,见得最多的也就是嘉兴布衣门的葛布。按照惯例,每逢过年葛布都要过来一趟。一来是会会老友,二来则是预定新一年的尸体。葛布是我们的老主顾,阴店百分之三十的生意全靠他老人家罩着。
老叔子和狗娃子共用一间,这两人的房间最为简陋。因为,他们一老一少基本没有什么兴趣爱好。老的喜欢抽烟读报,少得只对尸体感兴趣,没事总爱往地下仓库跑。所以,我在给他们办公室布置的时候,只放了两张桌子和两把椅子,除此之外也就是床边那几盆盆栽了。不过,这些花花草草的东西注定是活不久的,没过多少日子就被老叔子这杆烟枪给熏死了。
最后一间办公室是留给秦归的。之所以要独立安排他一间,那是因为秦归是个医生,他平日里除了给尸体看病之外,还会做一些研究。因此,他购置了一系列的设备,光是那些设备就已经很占空间了。更何况他做事情的时候,总喜欢安静的气氛。所以,他的办公室在最角落,一整天都是房门紧闭的。
“狗娃子,你在吗?”我们三人进到了店内,只见一片漆黑,四处静悄悄的,便提起嗓子喊了一声。
狗娃子没有回答我们,父亲说可能是在楼上办公司睡着了。我觉得也有可能,这小子是最能吃也最能睡的。于是,第一个走上楼道,点亮了灯光。父亲和老叔子紧跟在我的身后,我们听着彼此的脚步声上了楼。
上楼之后,我直扑李狗儿的办公室,却发现屋子里漆黑一片,点了灯之后也不见一个人影。接着又来到自己的办公室,也不见狗娃子,最后走到秦归的办公室门前,门已被反锁了。我身边有钥匙,想着开门。却被父亲阻止了,他说秦医生有自己的习惯,我们还是不要进去了。以免把他的东西给弄乱了。
老叔子说狗娃子可能去地下室了,这小子一直惦记着那些尸体,回到阴店肯定是要下去看几眼的。父亲又说,反正我们也要下去拿东西,顺道去找狗娃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