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听到这个名字我腿顿时一软,这个邪乎的老婆子在渭城鼎鼎大名,甚至连渭城所辖的这些区县都对她的名字如雷贯耳。
之前赵七九就给我说过,说桃花婆婆有意给我做媒。我当时虽然骂他,但心里并没有把这个太当一回事,还以为是大家的玩笑之言,却没想到那个老婆子竟然真的找上我母亲了。
“内啥!我说妈啊,这事情咱还是先缓缓,我这正在外头打拼呢,有个媳妇多累赘的。”我跟母亲讲道理,她也瞪着眼睛跟我讲道理。
“什么糊涂说法,人家古人都说,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怎么一到你这里,就成累赘了……”
“咳咳!”父亲终于有了响动,他放下茶杯,虚攥着拳头放在嘴上咳嗽了两声,打断了母亲的话。
母亲却根本就不吃他这套,又瞪了眼父亲,说道:“你个老头子,你咳嗽什么呢你。别打断我说话,我这正给儿子说事呢。你不想抱孙子,我还想早点抱上!”
女人家就是这样,一牵扯到自己的孩子的人生大事,绝对是谁的面子都不卖,在她们的心里,什么家门荣光都是扯淡,哪里比得上自己孩子的人生幸福重要?
父亲这次倒是没有退缩,他说道:“起桥这才刚回来,你看你这话就跟炮弹一样,让喝个茶都不安生,你怎么都不问你儿子吃了没?”
“啊!也是。”停了父亲的话,母亲一拍自己的头,又关切的问道:“小桥啊,你过来吃饭了没?饿不饿?”
我赶紧说道:“没吃呢,现在肚子都开始叫了,就是想回家等妈你给我做饭吃。”
“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行,你们爷两先在这里聊,我过去给你先下碗面,然后出去买菜,到饭点了妈给你好好做一顿。”
母亲说着,就手忙脚乱的去了后厨。看着这一幕,我心里满是暖暖的感觉。这个女人十月怀胎生养了自己,唠唠叨叨了大半辈子都是为了他这个儿子好,母亲的伟大,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她们只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给自己孩子所有的爱。
其实一个人在外头久了,过得再好都会觉得缺些什么。而缺的这种东西,就是亲情,就是这种家的温暖跟爱。
“回来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吧。”母亲不在,父亲看着我说道。
我嘿嘿一笑,说道:“没事还不能回来看看啊,这么长时间没回家,怪想你跟妈的。”
父亲也是笑,但他还是说道:“别忘了你是我儿子,人都说知子莫若父,你要有事情还瞒不过我。”
“是有些事情。”我点点头,把那个‘鄭’字铭牌拿出来递给父亲,说道:“爸,你看看这个。”
“上次那块?”父亲拿着铭牌,眉头皱了起来。
我摇头说道:“不是,是刚刚捡到的。”
我把南柯一梦的事情给父亲简单说了说,他眉头皱得更紧。
“爸,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父亲的表情让我再次确定,这次本来就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询问的,所以从父亲表情的变化中,我更加觉得他肯定有什么事情瞒了我。
“爸?”看着父亲半天不说话,我着急的喊了他一声。
什么修一口静气,什么心若冰清,天塌不惊,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没必要这样。从小到大,很多时候他就是我的泰山,就算是天塌下来,好像有他在,我也能一点都不惊慌安安心心的躲在山下。
“这事情有些复杂!”
过了好半天,父亲才皱着眉头说了句,我从他的眼睛里还看到了一些隐藏的很深的怒火,在我的记忆中,父亲还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绪。
我没说话,既然父亲开口了,他就一定会把他知道的东西告诉我。也许是我现在在他的眼里,才算是真的有能力去应付一些事情了吧?我心里暗暗想着。
“这事情是他们做的太过分了!真是把我们家当软柿子一样想随便捏吗!”不出所料,父亲果然知道不少的事情。只是他想了半天,一时间好像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他犹豫了一下,让我等等,转身进了房间。片刻后出来,手里拿着一串钥匙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老宅的钥匙,你有时间了回老宅看看,去你爷爷的书房。”
“爷爷的书房?”我诧异的看了桌上的钥匙一眼,母亲已经端着一碗打了荷包蛋的面条从后厨走了出来。
她看着桌子上的钥匙说道:“怎么把老宅的钥匙拿出来了?”又对我说道:“赶快吃,先压压饥。”
“嗯,没事,我就想回老宅子里看看,很久没回去,怪想的。”
“想你爷爷了吧。回去看看也好,他们老两口这一辈子疼你比疼你爸还多。”
母亲说着连连摇头。
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宅人踪
从小我就在老宅里长大,虽然已经很久不曾过去,但对那里的情况依然十分熟悉。
老宅在华州所辖的一个小镇上,我驱车回去,依然还有许多叔叔伯伯,大妈大婶都还记得那个小毛头的我。
“这不是小桥么?一转眼张这么大了!”
“刘叔,是我。”
“小桥你这多少年都没回来过了,你爸还总说你没时间。快来婶子家里,今天给你做好吃的……”
“婶,等我下次回来吃,我回来就拿个东西还得赶紧走。”
淳朴的民风依然没有什么变化,一如十几年前那般。而两旁,有大大小小的孩子,好奇的站在自家大人身旁看着我,对我这个离家多年的同乡显得十分陌生。
老宅是孤立在小镇另一端的,并没有跟这些镇上的居民房混杂在一起。它就那么静静的伫立在山下,经历了不少风雨的沧桑,依然独居在那处,显得有些超然物外。
打开门,让我惊奇的是,这里面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灰尘堆积了厚厚一层,虽然比不得平常有人居住的屋子那般干净,但是乍一看去,院里也十分整洁。
就连放在院里的小石桌跟石凳,上面的灰尘也仅仅只是薄薄的一层。
应该是父亲或者母亲,经常过来这边打扫吧。母亲不愿意在老宅居住,她说她害怕,但是她跟父亲却对这个老宅子有种别样的感情。
我小时候生长在这里,而父亲则是在这里成长了几十年。至于母亲,她嫁给父亲的时候也是在这里,母亲提起爷爷跟奶奶,语气中永远都有些舍不得。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母亲总说,爷爷奶奶是好长辈,对她很好,甚至要比对父亲都好。
看着院里一紧高耸的树木跟繁茂的树冠,我记得在我小时候,这树木才细细一点。父亲说这是在我出生那天,爷爷亲手种下的,它跟我一起成长了十几年,后来又独自生长了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