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节
病房的门被老太太打开,可怜的老妇人正在抹着自己眼角的泪珠。
唐非默默的递上了一张面纸给她,哪想老人抓过面纸之后竟然哽咽了起来。
唐非半张着嘴,好一会才摸了摸自己鼻子,心中波澜壮阔。
那病床上的老先生的手猛的抖了起来,他艰难的说道,“哭个……屁,我死了……你就去和女儿过,我留了个存折给你……她不敢不对你好。”
说完后,老先生剧烈的喘息着,眼神也有些涣散,仿佛这几句话耗尽了他全身的气力。
那完全是交代后事的口气,老先生果然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毕竟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知道。
唐非跟老妇人商量着,想和老先生单独聊上几句。看她的神情诚恳,老妇人点头含着泪出去了。老头儿面上的表情依然是排斥拒绝的,但是他方才逞强说了太多话,现在是说上半个字也说不出来,唐非和朱祈安就当做没有看到他的表情。
朱祈安走到老先生的病床旁坐下,微笑着试探道,“您是觉得我们的莫名大师,没有那位把死劫转移到您身上的人士厉害,对嘛?”
老先生偏过头,用力的瞪着朱祈安,等死的老人很厌恶这样一针见血的对话,确实这位帝君也太过于直截了当了些。
“您已经打定主意去死了吗?”他继续问道,“这样死,值得吗?”
朱祈安迷人的微笑一直没有退下来,这让他看起来相当的妖孽。
唐非静静的听着,她不知道朱祈安是否知道她方才所知道的事情,就在她与老妇人手接触的那一刻,所知道的事情。但是朱祈安问的这个问题,唐非也很想问。
老先生依然没有理会他们,唐非忍不住问道,“对于您的太太,您是否真的了解呢?”她顿了顿,终于还是接着道,“如果说是她请人把死劫转移到了您的身上,您还能这么坦然的等待死亡吗?”
“不许……胡说八道。”老先生咳了几声,激动道,“不许……胡说……八道。”说完之后,一口气提不上来。
眼看着老人双眼发白,快要跟这个世界说再见,朱祈安快速做了几个动作,念了个咒。老人的症状顿时消失,呼吸也平稳起来,没多时,甚至已经较之最先的情况还好上了许多。
这该是一个听闻妻子背叛甚至想要至他于死地的丈夫应该由的反应吗?
唐非觉得自己不懂这个世界了,也不懂这些所谓的感情了。
朱祈安拍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你这药下得太猛了,说得太直接了,好的主持人要学会在特定的场合拐弯抹角。”
唐非摇头,“我不是故意刺激他,我只是真的不明白。”
“他知道,你说的,他早就知道了。”朱祈安淡淡说道。他的话让唐非很震惊,如果这个老人早就知道了真相,那么怎么还能这样坦然?
她不解的看向老先生,“为什么?”
第207章 持茶(三)我能给你的只有成全,这是我爱你的方式
事到如今,老人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他现在觉得身体舒服了很多,所以呵呵笑了起来,笑容很苦,因为他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停止笑声之后,他缓缓说道,“没什么,我只希望她过得好一点,我很没用,她跟了我快三十年,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仿佛找到了缺口,老人絮絮叨叨的说着。
他的妻子和他是半路夫妻,他比她大了十五岁。
老太太第一次姻缘很是不幸,因为遇到了一个恶婆婆,天天没给她好脸色看。等待她生了第二个女儿后,在那个家的更是没了地位。
而且没多久,她的丈夫因为意外身故,婆婆认为全是儿媳妇的错,自从这个儿媳妇进门之后,他们家就没过过一天的好日子,生的全是赔钱货不说,还是可恶的克死了自己的儿子。
她认为,这个女人是祸水,是造成她家门不幸的罪魁祸首。
老先生遇到老太太的时候,她正在躲在角落里哭泣,抬起头的那一刹那,楚楚可怜的像个小兔子。
老先生顿时便沦陷了。
彼时老先生也曾有过婚姻,但是离异了,没有子女。
这便动了心,动了心就会忍不住想要靠近。他自此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助她,帮她干各种杂活、重活,在她被欺负的时候,替她出头,还给她买好看的花带和头花。
女人脆弱的时候,会想要依靠,也更容易依赖别人。
这一来而去,两人便理所应当的好上了。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老先生就托人向老太太提亲。老太太心里很愿意,也感激老先生为其所做的一切,虽然老先生不是有钱的人,家里也没有什么势力,但确实是老太太所向往的那种坚实的肩膀,厚实的胸膛。
可是老太太是丧夫不久的寡妇,还有两个孩子,若在这么短的时间再嫁,她的婆婆必定不会允许,而且还落下个不检点的坏名声。老太太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老先生,老先生考虑良久之后,决定把结婚的事情往后延期,这一拖便一直拖到了老太太的婆婆过世,整整五年的时间,那两个年幼的小娃娃也已经成长到了懂事的年纪。
五年来,老先生依旧暗暗卖力照顾老太太,两人偶尔难免也会有私通的行为。
他们以为瞒得很好,但其实被人都瞧在了眼里,就好比老太太那个精明的婆婆,由于一家都是女子,所以婆婆对于老先生与老太太之事,并不曾点破,因为她们需要一个男人来撑家,来做各种女人不能做或是做不了的事情。但婆婆不可能没有怨言,她的怨言都化成抱怨和嘱咐,刻印在了她的两个孙女心里,她会给孩子们说她们母亲的坏话,她会告诉女孩们那个常来帮助她们家的伯伯没安好心,甚至有时候激动起来,会直接说他和她是狗男女。
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就这样被深刻的打上了烙印。
认为妈妈不是好妈妈,叔叔是个坏叔叔。
婆婆死了之后,老先生觉得已经没有了阻碍,是时候和老太太结为连理了。他跟老太太一商量了此事,老太太这些年一直很感动,也因委屈了老先生而觉得愧疚,于是没有多说便同意了。
结婚怎么说都是件大事,领证做酒宴客一样都不能少。可是在他们决定结婚之后,两个女儿又哭又闹,把家里弄得很不安宁,老太太头疼心烦,想打退堂鼓,又觉得对不起老先生,一咬牙还是坚持嫁了。
但是周围的左邻右舍都不看好这段婚姻,来参加婚礼的人也着实不多,尤其是后来两个女儿还闹离家出走的戏码,大的带着小的,偷偷的跑出去,找了个地方藏了起来,最后差不多那一片所有的人都出动才找到这两个女娃儿。
见到母亲和继父后,大女儿便一直板着面孔,而小女儿则开始大哭。
那个婚礼,大家都很不开心。
这个家庭一直磕磕绊绊,后来夫妻两又添了一个小孩,是个小男孩。两人都是典型的农民,深受小农思想的影响,心里对男生更为重视和偏袒,何况这孩子又是他们老来得子,是家里的老幺,因而十分的宠爱。
只是多了一张嘴巴吃饭,这个本来就不怎么富裕的家庭,日子更是过得紧巴巴,尤其是这个孩子也开始上学之后,家里开销大幅度增加,入不敷出让两个大人愁眉苦脸。
后来经过协商,认为女孩读那么多书也没用,便想让老大辍学去打工。
老大一脸平静的接受了,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去学一门手艺。学手艺要拜师傅,也要交学费。
老先生本来就觉得亏欠了老大,虽然手头紧,当即就咬牙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