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

  在酆都,最有名的并不是这座城,而是一座山,名叫平都山。
  平都山为道教七十二福地里的四十五福,过去也称为酆都山。这里先后出过两位位列仙班的道教名士,分别叫阴长生和王方平。
  据说这二人都是从这座仙山登仙的,后人误将“阴”和“王”两人的姓连在一起,成为“阴王”,再讹传为“阴间之王”,于是乎,这么好好一座道教福地就这样成了一个“鬼城”了!
  当然,有道家名山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人的足迹,李白曾经就留下这么一句话“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酆都”,大致的意思就是说敢笑世上人,死后沉魂到北罗酆都山来受审判。
  这一次,他们可没有专机的待遇,火车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一路上,查文斌看着窗外的风景,沉思不语。除了吃饭的时候,他很少跟大家讲话,这一次他心里总有些莫名的情绪,这就好比眼前是一个见不到底的大坑,可你却偏偏要往里面跳,跳下去能不能再爬起来,也就更加无人知晓了。
  出了火车站,再跟人打听,终于坐上了去这座小城的汽车,等下车的时候,已是傍晚。那时候的酆都城,已经小有名气,来来往往的游客十分享受这座传说中的地狱之都的夜晚。
  后人们根据对阴间的描述,也在这里建了奈何桥、黄泉路和望乡台,可真让你站在这望乡台上,恐怕回头看见的除了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外,别的什么也看不到。
  他们先是找了间旅店住下,九月、十月的天气,这里还是略有些热的。
  一伙人吃着地道的巴蜀水煮鱼,不禁想到那一年也是这个季节,他们去了青城山,后面就有了开篇无尽头的纠缠。
  这似乎是一个循环,如今他们又来了,还是巴蜀的地盘,只是这一次人不同了,目的也不同了。上一次,他们是为了别人;这一次,他们是为了自己。
  吃过晚饭,他们几个还在商量着明天要去哪里,总不能一点头绪都没有,可是查文斌并不着急。
  第二日,酆都小城的城门外,多了一个道士。
  这道士看上去年纪不是很大,但那股子气势还真非一般人能装得出来:一身紫金道袍,头戴混元巾,脚上一双十方鞋,身背一支七星剑,身边立了一个大幡,幡上写着四个字:文武双全!
  这道士立招牌大多数写着的都是什么“算命”“八字看相”之类的,可查文斌立的这个招牌其实就是取自他的名字:斌!
  他可不是来这里替人瞧风水看面相的,他是来找人的。
  也来过几拨游客,想让查文斌给算算,可是他只微微一睁眼,便扭过头去,不再多看,惹得那些游客好不高兴,背地都骂:有病!
  接连过了三天,情况依旧,没有遇到什么特殊的人,查文斌不急也不恼,既然对方故意给他留下这个线索,那自然会出现。
  到了第四日,太阳眼看就要下山了,查文斌准备让大山帮忙收摊,这时来了一个头戴帽子的人,帽檐压得很低,查文斌看不清他的脸,只是说道:“天色已晚,我要收摊了。”
  “有生意做,就别管时辰。”那男人的声音也压得很低。
  “不做了,明儿再来吧。”查文斌淡淡地说道。
  “怕我不给钱?”对方说了这么一句话后,从兜里掏出一把东西来,放到了查文斌面前。
  当时,超子就想立刻冲上去揍这小子了,因为他拿出来的不是人民币,而是冥币!
第242章 测字,再见太阳轮
  “慢!”查文斌喝住了超子,他抬头看着这个装束有些古怪的人——不仅是他的帽子,而且他的衣服也有些古怪,是反着穿的,这衣服的款式也很奇怪,是那种男式的长衫。
  他的身上斜背着一个泛蓝的牛仔包,跟他的衣着十分不搭。这种牛仔包,很多人在外出打工或是求学的时候用。
  在这种太阳落山的时候,又是在城墙下头,连衣服的颜色都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像是黑色,又像是深紫色。衣服上的花纹似乎都带着小碗口那么大的斑点,而且这人身上还透着一股泥土味。
  有什么人才会在这种季节穿这种衣服?
  查文斌对这人上下打量了一番,便问道:“朋友打算算什么?财运,还是官运?”
  那人依旧把声音压得很低,说道:“我想测个字,不知道你能不能替我算一算。”
  “可以!”查文斌把身前的笔墨纸砚倒转了一个方向,又亲自替那人磨好了墨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那人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字,然后交给了查文斌说道:“我有一个朋友去了远方,已经好久没有消息了,想请先生替我看看,他是否还安好?”
  查文斌接过纸来一看,却见那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王”字。
  “你那位朋友是男还是女?”查文斌八成已经猜到了对方的来历,只是不好明说,又多问了一句。
  “男的,只是离开有些时日了,家中人担心他的安危,先生只管直说,要是嫌钱不够,我可以再加。”说罢,那男子又要往兜中掏钱物,却被查文斌拦住道:“不用,你这钱,我用不了,待会儿会想办法送给你那位朋友的。”
  查文斌一只手举着那张纸,另外一只手轻轻点了一下桌子。超子马上对卓雄使了一个眼色,两人迅速移动到了那人的两侧,大山则位于查文斌的身旁,只要那人轻举妄动,他们有把握在第一时间将他制伏!
  “朋友给我测的这个字,恐怕含义挺多的吧?”查文斌抬头看了一眼那人,可是那人并没有特别的表现,依旧和刚才一样。
  查文斌接着说道:“恕我直言,朋友既然测这个字,我猜八成这人是姓王的。王这个字本是一个好字,帝王君主之意,天下归往谓之王。然而,王这个字并不是任何人都受得起的,只有真龙天子、九五之尊才是真正的王!你用它来问安危,那么我告诉你它和另外一个字‘亡’是同音,而且这‘王’字,上面是一个横,下面是个土,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不就是个墓吗,上面那个横,它是个盖子啊。再看,这‘王’字,本来是‘主’字少一点,但现在这上面的‘丶’没有了,也就是头没了,您的这位朋友,恐怕伤的位置在脖子,而且现在已经入土为安了。”
  那人淡淡一笑,让人感觉有点冷。他的身子往前倾了一点,手也随之伸进了那挂在胸口的牛仔包内。大山立即把身子往前一挡,超子和卓雄也分别向前一靠,这四人已经将他严严实实地包围了起来。
  那人的手缓缓地从包里伸了出来,却见他手中多了一件东西,一个圆形的器物。他把那东西轻轻地放在查文斌的桌子上,然后身子又退了回去,说道:“先生若是能告诉我,他现在葬在何处,这件东西便是酬劳。”
  查文斌猛地站了起来,他再也憋不住了,虽然是日落时分,但酆都这个地方,晚上才是最热闹的,喜欢恐怖的人都喜欢夜晚的黑暗,只有在这种环境里,他们才可以考验自己的胆子,寻找这种人为的恐惧。所以,这个点的游人比白天要来得更多,来来往往的人群里也有不少人看见了这城墙下奇怪的一幕,纷纷投来了注视的目光。
  查文斌的身子也微微向前倾了一下,狠狠地说道:“你究竟是谁?”
  “我是谁,重要吗?”那人的语气不变,依旧压得很低。
  查文斌第一次觉得自己一无所知会是那样的无可奈何:“这样兜圈子,我想也没有必要了,不管那封信是不是你写的,既然我来了,你也可以告诉我你的目的了。”
  “明晚子夜时分,平都山的后山上有一座废旧的道观,希望你能准时出现在那儿。”说完,那人便要走,在没有得到查文斌的许可下,超子和卓雄自然是不会放人的。可是那人身子却径直向后一退,超子和卓雄那也不是普通人,这两人可都是从死人堆里打过滚、阎王殿前喝过茶的,身手放在这大街上,那也是一等一的好手。两人只觉得肋部一吃痛,那人已经飘飘然退到了包围圈的外头,他就这样强行闯了出去!
  就在他二人想回头拦人之际,那人又说道:“最后再问一句先生,我那朋友可是去了昆仑?”
  查文斌自然也看出了这人的厉害之处,他怕再起冲突会让局势失去了控制,便对超子和卓雄使了个放行的手势,继续说道:“朋友让我测的这个字是个‘王’,王既是真龙,普天之下,唯有昆仑一山才是龙脉之祖,你的朋友的确在那儿。”
  那人又朝查文斌作了揖,说道:“多谢先生指点,不愧为一代掌门,我那朋友在那昆仑山中入土,想必下辈子也会谋个好命。既然这样,不敢再打扰先生生意,在下告辞。”
  见那人走了,超子想要跟踪,却被查文斌阻止:“不要冒险,既然说了时间地点,明晚去了便知道了。”很快,那人便消失在街头热闹的人群之中,不见了踪影。
  查文斌的桌子上,放着一块圆形器物,这东西,大家可都认得,没错,正是那枚从蕲封山上摘下,最后又随那石像沉入昆仑瑶池之中的太阳轮!
  这东西,自从他们醒来,便不见了踪迹,查文斌开始以为是老王他们带走了,却没想到如今再次出现在自己眼前,拿着这个熟悉的东西,他的心里乱成了一团麻。
《最后一个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