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

于辰瞥一眼,他所指的匕首,便是作案凶器,想来并没有说谎。
得知此事后,他张了张嘴,半晌才说:“这踏马……无妄之灾啊!早知道今天,我就不买这破匕首了,我……”
袁友冲摆摆手打断他,说:“请问,你家近期失窃了吗?”
“嗯……嗯!失窃……”
于辰皱眉:“失窃了为什么不报案?”
“呃,我没说完呢。”他缩了缩脖子,本想借失窃为由撇清自己的关系,却不想被于辰一句话给戳穿。
但话说回来,自己家的匕首没了,除了被人偷走外,也想不到别的解释,便干脆实话实说:“失窃没失窃,我也不清楚,反正财物啥的没丢。但这匕首我又没给过别人,不能是自己长翅膀跑了吧?”
“噢?你确定没给过别人?”
“哪能呢!”他有些急了:“这把匕首,我花了小两千才买回来的,当初是真的喜欢,这会儿虽然兴趣淡了很多,可也不能说送人就送人吧?我一个月工资才七千多八千块,哪能这么败家?”
“那,你是否有将它给别人看过。”袁友冲又问。
他低下头。
“看样子是给了?”
“而且还不少……”他弱弱的说道:“尤其早几年的时候,每次有朋友上门,我都会拿出来给他们看看,你们就当我是炫耀吧。嗯,最近一次应该是在上星期……”
“上星期?”于辰揉揉眉心:“你不说半年多没动了吗?怎么又说上星期给人看过?”
窦茂邦挠头:“我说的是半年多没玩过,不是半年多没动过。我没有说谎啊,真的没有!”
“行了。近期,你把这柄匕首拿出来过几次?”
“六次,有十来人看过。”他说:“都是我初高中同学,新认识的比较能处的来的我儿子的同学家长,还有老乡。”
“最近那次呢?给谁看了?”
“我一个堂侄子。”他说:“他来新安玩,来我家做了几天客,我就把匕首给他看了,他很喜欢……尼玛,该不会是这崽子偷的我匕首吧?”
“噢?”于辰提起精神,又问:“他知道匕首放在哪儿吗?”
“知道啊,就在书房的书架上。哎呀,说是书房,其实就是个空房间,摆了个书架,放了点杂物,有客人的时候就捯饬捯饬,让客人将就着住个一天几天的,他就住那,想偷这匕首简直不要太方便!”
“行,我们回头会上你家进行核查。”于辰颔首,又问:“他叫什么名字?什么职业?几岁了?”
“叫窦坤,”窦茂邦赶紧回答:“至于几岁嘛,我就不清楚了,二十五左右吧,反正应该不到三十,干什么的我也说不准。我和他爸亲,但跟他就比较生了,毕竟隔了一代,又不是亲侄子,近几年来往也少……”
第33章 线索不好找
痕检科和侦查组很快便到窦茂邦家中展开调查。
在书柜,以及窦茂邦所说的装匕首的盒子表面,他们果然提取到了大量的指印、掌印。
进对比检验,确实有几组指纹与窦坤绑定身份证的指纹相吻合。
但问题是,窦坤在三天前便已经乘坐高铁回了老家,能够查到他的购票记录及乘车记录。从这点说,他同样不具备作案条件。
这条线索到这便断了,想继续侦查下去,要么得将他叫过来,仔细问问他把匕首给了谁,要么,针对邓席林的人际关系展开排查,锁定新的嫌疑人。
没错,此案性质并不难界定。
很显然,作案人行凶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邓席林。而在常见的杀人动机当中,指向性明确的,无非情杀、仇杀、财杀三大类。而这三类,显然都能以调查受害人人际关系为切入点展开调查。
而实际上,纵使今早有人报案称发现一枚匕首,且匕首最终被证明确实是杀人工具,上边还提取到了指纹,支队也并没有减轻摸排邓席林人际关系的力度。
且于袁二人早已派了人去往邓席林老家,联合当地同事进行调查。
因此,支队需要选择的,仅仅是要不要继续跟进凶器这条线而已。
没过多纠结,他俩便决定两条线一块进行,并派了个老刑警持介绍信去一趟当地,请求当地同事配合,以涉嫌偷窃及涉及一桩杀人案为由,将窦坤带回来配合调查。
“唉,”将任务安排下去后,于辰烦闷的叹了口气,说:“偏偏邓席林不在本市常住,想查清楚他有没有仇家,只能跑屯青去,太麻烦了。”
“那有什么办法。”袁友冲耸肩,说:“当然,咱们这也得干点活。超市老板和邓席林不是老乡么?邓席林就他邀请来的,有必要请他过来问问话。”
“对哦,我竟然忙忘了。”于辰一拍额头,说:“我这就派人请他来咱们支队,问问话。”
“还有,”袁友冲又说:“各车站机场之类的地方,安排好人看着了吧?可别让歹徒给溜了。”
于辰摆摆手:“这放心,忘不了。另外,要不要查一查咱们新安的屯青籍居民,过一遍筛子……”
“那不行。”袁友冲摇头:“户籍或祖籍为屯青的居民,我估计少说都能拉出几万号人,这么过一遍筛子,得查到猴年马月去?”
“那就查查近期来到新安的屯青人……”
“那也不少啊,”袁友冲翻个白眼:“这个思路我早就想过了,还进行过调查,结果得知,高铁通了的这几年,到新安方向,经停屯青的列车每天就有六班,两地间人口流动平均每周就有几百上千人。”
“虽然说,绝大多数都是从新安出发,去屯青泡完温泉住个一两天再回来的新安居民,但其中屯青人也不少,这要过一遍筛子,工作量也极大。”
“哪怕是仅仅从中筛出屯青籍的,然后再从中挑出非新安居民,非经常往来两地等等条件的乘客,然后再从中选出值得怀疑的对象,也是个相当庞大的工作,恐怕得至少分出五人通宵达旦的筛个一两天才能有结果。”
“更别说,这么筛,结果也不一定准确,万一歹徒是新安常住居民呢?万一他经常往来两地呢?万一他是本地户口的屯青人呢?不确定因素太多,到头来搞不好就是白忙活一场。”
“所以,你的提议根本不具备可行性,没有操作价值。”
于辰挠挠头:“那我们现在还能干啥?”
“别乱精神了。”袁友冲撇撇嘴:“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吧。我觉着吧,这桩案子虽然在筛嫌疑人这一步上会比较繁琐,但只要嫌疑人确定,应该就不难侦破了。”
“也是啊。”于辰说:“哪有那么多高智商犯罪是吧。”
《刑与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