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对于陶波而言,杀人后面临三种可能:逃亡、被抓、侥幸逃脱。以现在的刑侦技术,虽然‘悬案’是越来越少了,但大多数犯罪都还有着‘只要小心点,处理的干净点便不会被抓’的侥幸心理。”
“那么,他的犯罪成本,最低便是处理现场,以及杀人过程中承担的风险还有担惊受怕,高一层则是毁掉前途,亡命天涯,再高则是把自己的自由乃至生命都给搭进去。”
“同理,陆昌旭也会面临这三种情况,但是杀人后,他的三十万也别指望能要回来了。嗯,虽然不杀,这三十万要回来的概率也不大,但总归有个盼头不是。因此,他杀人的成本最低也是三十万。”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现在除了一套房,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或许他还藏了一手以备东山再起,且其人脉也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但陆宇平的这三十万欠款,对他而言也是笔相当重要的资金和盼头。”
“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会杀了陆宇平呢?为了泄愤,三十万不要了?呵呵,商人重利,虽然也有瞎眼的时候,但明显亏本的买卖,他不会干的,除非已经彻底绝望,知道这三十万无论如何都要不回来了。”
“回到刚刚说的那句话,除激情作案之外,绝大多数有组织杀人的凶手都有能逃脱法网的侥幸心理,在考量成本的时候,多会往最低的方向倾斜,所以对二人而言,至少在他们内心算计当中,陶波的杀人成本比陆昌旭小得多。”
“算你说的有道理吧,然后呢?”于辰歪着脑袋:“陆昌旭撒谎,这是事实。”
“当刑警这么久了,你该不会不知道保留和撒谎也分两种情况吧?”袁友冲不徐不缓的说:“可能是为了隐瞒罪行,也可能是怕麻烦。而陆昌旭的情况嘛,我比较倾向于后者,怕麻烦。”
“你有什么依据?”于辰皱眉。
“不在场证明。”袁友冲摇头:“我知道你同情陶波的遭遇,不岔毕荷的行为,潜意识里比较偏向于陶波,但你得承认,陆昌旭的不在场证明远比陶波来的充分。”
“送走陶波,叫来陆昌旭的这段间隔时间,你也说了,杀人这种大罪,除非是同伙,否则不会轻易告知他人,不会贸然找人给自己伪造不在场证明的,而陶波的不在场证明只局限于一段时间,且太过巧合,陆昌旭却是整整一夜都有他人证明不在场。”
“再退一步,就算这俩都没想到这点,同时选择冒险伪造不在场证明,陆昌旭的伪造难度也远大于陶波。”
说完,见于辰还想反驳,袁友冲懒得再多费唇舌解释了,直接摆手:“别纠结这点了,在这儿和我争论没有任何意义,咱俩猜测是对是错,查一查就知道。”
“另外,把这两人的照片发给图侦,让他们对比一下,看看受害者死亡前一段时间,这两人是否进出过案发单元楼。”
“哦……”于辰一想,也是这个理便点了点头。
他空降到刑侦支队这些年,还没哪个案子是现场走一圈,坐着动动嘴皮子就能破掉的。
即使是个别布置相当粗糙,作案手法非常低劣的有组织犯罪,以及比例占据绝大多数的激情杀人案,也得经过痕检、法医和技术勘验等几个部门,取得无可推翻的铁证才能破案。
想了想,他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扫了一眼,说:“对了,你之前说的,与两名死者有过矛盾,但矛盾不大,且身高在一米八以上、居住在云海内的嫌疑人还有四人,要不要叫来问问话?”
“明天再说吧。”袁友冲看了看时间:“这会儿都已经快十二点了,他们的嫌疑又并不大,没必要让人急匆匆的赶过来接受调查。”
第15章 调整
翌日,上午八点整,参与破案工作的刑警们照例又在会议室内开了次会,好让于辰和袁友冲整合调查结果、安排任务,方便交接班。
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有点失望。
不论是陶波还是陆昌旭家中,都没能搜出有价值的线索、有嫌疑的痕迹,而图侦那边盯着监控盯了一整天,也没任何发现,找不到可疑目标。而且,受害人死亡前三天之内,陶波和陆昌旭也都没进入过案发单元楼。
在现场搜查的刑警,将小区及周遭两公里范围内都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的仔细搜了一遍,连每一个垃圾桶都翻过了,依旧没有任何收获,没能找到可疑涉案凶器。
但转念一想,这也能说明凶手并没将凶器抛弃,很可能还藏在他家中。若能锁定凶犯,这便能作为直接铁证。
“调查一无所获,毫无疑问,是咱们的侦办方向出了点问题。”袁友冲说道:“开会之前,我和老于、老成和小周等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大家的工作做出点微调。”
“首先是图侦这边的任务。”他看向会议室一个角落,对图侦科刑警说:“继续调查监控……”
一名图侦警站了起来,苦笑着说:“袁队,我觉得再调查意义也不大,我们和技术队一块儿,已经对这份监控侦查了三十多个小时,前前后后不下五六次了。”
“可以说,每一个目测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咱们都做出了标记,甚至汇总成了一张表格,却仍旧一无所获。所以我觉得,再侦查,也查不出什么花样出来。”
“你先听我说。”袁友冲伸出右手对空压了压,示意他坐下,并说:“关于这点,我询问过小周和老成……嗯,小周你来解释解释。”
“好。”周倩欣起身:“凶手身高在一米八以上,具体的应该在一米八五到一米九之间这一结论,是咱们通过现场发现的血足迹推断而出的。”
“的确,前辈们曾经做过大量的统计学调查,分别得出我国南北方人们脚长与身高、步距与身高比例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误差一般在2到3厘米左右,多年经验告诉咱们,这一方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立的。”
“但凡事都有例外,咱们不能否认,有人的足长及步距与一般情况有着较大、较明显的出入,比如一米七五的身高,鞋码却与一米八五的人一致。”
“更何况,凶手还疑似患有足部畸形病变,再靠鞋长、布局判断身高,就显得不太严谨了。结合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咱们对作案人身高的判断已明显出错。”
“因此,我们不该再被以往的经验所束缚,而专注于调查身高在一米八的嫌疑人,而该将每一个进入过案发单元楼,却不知何时离开或没在短时间内离开的非本单元住户都纳入调查目标内。”
图侦警皱眉:“周主任,你的意思是,每一个进入楼层的人,咱们都得跟一下过一遍?不行,这工作量太大了,这栋单元楼每天人流量都有上千,一个个的查过去……”
“先将住户排除。”袁友冲接话:“稍后我会给你一份名单,这样一来,工作量就减轻不少了。另外,第一步只要看看谁在进去这栋楼后,没有在半小时内出来的,重点跟进,一步步筛查下来。”
“好吧。”他略一思索,点头:“这样的话,工作量倒在可接受范围内,不过乐观估计,也需要将近一天时间。”
袁友冲轻笑:“不,我给你们两天的时间。”
“呃……”图侦警太了解袁友冲了,他虽然不至于压缩时间,但也绝不会轻易宽限,便咽了口唾沫,说:“难不成,还有什么活要交给我们么?”
“真聪明!”袁友冲打了个响指:“案发的平烟路段虽然没有监控,但周围还是有一些的,我让人去交管局将这附近的监控都调回来了。”
“你们抽几个人看看,将案发后经过附近路段的可疑行人、车辆统统筛出来并截图,如果画面模糊的,立马交给技术队做清晰化处理,然后移交外勤组成员。”
随后,他将目光落向谷研东:“老谷,你到时候就带着外勤组,拿着照片和可疑车辆的车主信息,对两名受害者的朋友、邻居展开走访,看有没有认识的。”
“改用人海战术将嫌疑人揪出来了么……”谷研东嘀咕一句,随后重重点头:“没问题,我知道了。”
“另外。”于辰站了起来,总结道:“各单位、科室、调查组,发现可疑人物,一旦能确定身份,立即持传唤通知书,上门将人给我带回支队来,并第一时间通知痕检科,持取证搜查文书将其住宅大致搜一遍。”
“今天的工作基本上就这样,有什么要补充的么?没有的话,散会。”
……
从会议室中出来,于辰和袁友冲二人也第一时间赶到了问询室。
今天要问询的人可不少,首先,昨天计划好的、已通知的四名与受害人有矛盾,且居住在新安、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四人就需要他们一一询问;
其次,既然周倩欣和成威都已经提出,根据足迹对嫌疑人身高的判断可能有些出入,那便不能再局限于只审讯身高达标的嫌疑人。
《刑与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