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关于《兰亭序》的历史事实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魏晋以来最显赫的几大家族,聚会于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为此次盛会写下一篇《兰亭序》,通篇324字,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
  《兰亭序》诞生后二百余年,并未大放异彩,真正让《兰亭序》名声显赫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
  靠残杀兄弟登基的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尤为推崇《兰亭序》,并辗转得到了《兰亭序》真迹。他亲自编写《晋书》中关于王羲之的部分,将王羲之捧上“书圣”的位置,将《兰亭序》捧为“千古一帖”,更鼓励全民学书法。后人分析,李世民之所以推崇《兰亭序》,并非出于单纯的喜爱,而是意图洗刷登基原罪、对臣民进行意识形态控制,实现其政治目的。
  历史的吊诡在于:《兰亭序》在李世民手里成了“千古一帖”,更成了“千古一谜”。
  唐太宗的遗诏里要求将《兰亭序》枕在脑袋下边,因而世人多以为《兰亭序》就埋在昭陵(唐太宗陵墓,位于今咸阳市)。五代时期的耀州刺史温韬盗取昭陵,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史学界有人认为《兰亭序》真迹可能是被不通文墨的温韬给撕毁了,也有人认为《兰亭序》真迹并不在昭陵,而是成了女皇武则天的陪葬品。
  《兰亭序》真迹藏在哪里成了一个谜,而《兰亭序》真伪之辨更是绵延千年,其中不乏惊人之论。
  清末碑学名家李文田经考证发现:南朝刘孝标所注的《世说新语》中首次提到了《兰亭序》,而当时的名字叫《临河序》,全文只有153字,跟流传于世的324字版本的《兰亭序》大有出入,所以《兰亭序》并非王羲之所作。这一说法石破天惊,被后世研究者记取,影响深远。
  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兰亭序》系后人伪作,伪作者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一场大辩论,甚至连酷爱书法的毛泽东都参与了此次的《兰亭序》真伪大辩论。
  直到今天,关于《兰亭序》真迹到底在哪里,甚至到底有没有真迹,依然是一个谜。
  附《兰亭序》全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密码》人物表
  ●裴玄静:本书女主角,女神探,女道士。大唐宰相裴度的侄女,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的未婚妻。中国古代神仙传记《续仙传》中记载“五云盘旋,仙女奏乐,白凤载玄静升天,向西北而去”,是古代传说中著名的女仙人之一。
  ●崔淼:本书男主角,以江湖郎中的身份示人,行事神秘,具有多重背景,与大唐皇家有着隐秘渊源。
  ●李纯:唐宪宗,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期间成功削藩,巩固了中央集权,实现“元和中兴”,是唐朝中后期历史评价最高的君主。元和十五年(820年),被宦官陈弘志杀害,享年四十三岁,在位十五年。
  ●武元衡:唐朝宰相,诗人,女皇武则天的曾侄孙。一生致力于削弱藩镇势力,重振大唐统一,是唐宪宗李纯削藩最得力的助手。元和十年(815年)六月,遭藩镇刺客刺杀于长安街头。
  ●聂隐娘:魏博藩镇大将聂锋之女,身怀绝技,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刺客。
  ●李贺(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裴玄静未婚夫。有“诗鬼”之称,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终生郁郁不得志,27岁即英年早逝。
  ●裴度:唐代四朝宰相,文学家,裴玄静叔父。继武元衡之后辅助唐宪宗李纯削藩,平定淮西,功业卓著。
  ●吐突承璀:神策军中尉,唐宪宗最宠信的宦官,心机颇重,权势极大。
  ●贾昌:唐玄宗的驯鸡人,身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六代皇帝,年近百岁,是皇家机密的守护者。
  ●郭念云:唐宪宗的贵妃,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孙女。因郭家背景显赫而遭到唐宪宗的忌惮,终生不肯册封郭念云为皇后。
  ●权德舆:唐朝大臣,诗人。曾先后任东都留守、刑部尚书等朝廷要职,属郭贵妃派系。
  ●李忠言:唐顺宗最信任的内侍,顺宗死后成为其丰陵的守陵人。
  ●陈弘志:唐宪宗的贴身内侍,后亲手弑杀唐宪宗。
  ●韩湘:唐朝文学家韩愈的侄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世人多称其为“韩湘子”。
  ●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河东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与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遭到贬谪,被唐宪宗弃用至死。
  ●尹少卿:成德藩镇的牙将,梁元帝萧绎的后人。
  ●王义:大唐名臣裴度的家仆兼护卫。
  ●禾娘:王义的女儿,女刺客聂隐娘的徒弟。
  ●李素:波斯人,唐宪宗的司天台监。
  ●李弥:诗人李贺的弟弟,智力低下,但记忆力惊人。
  ●惟上法师:灵觉寺住持,曾与日本遣唐僧空海交好。
  ●无嗔法师:永欣寺方丈,掌握着辩才塔中的秘密。
楔 子
  大唐贞观二十年,深秋的一个傍晚。
  夕阳余晖还没来得及从永欣寺的屋脊上褪尽。突然,响起一声凄厉的呼喊,打破了古刹绵延数百年的宁静。
  晚课的僧人们纷纷向外张望,只见一位老僧边喊边跑,跌跌撞撞地冲出禅房,一头栽倒在洗砚池边。
  “是辩才?”“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僧人们面面相觑。
  服侍辩才的童僧阿尘跟着跑出来,冲上去搀扶辩才,“师父,您起来呀!”
  “不见了!不见了!”辩才却只顾声嘶力竭地叫喊着。
  “什么不见了?”
  “是、是兰亭……”辩才突然住了口,瞪圆两只血红的眼睛吼道,“是他!一定是他!一定是他偷走的!”
  他?阿尘好像明白过来了——三天前有个姓萧的穷酸书生来到永欣寺借宿,不知怎么就和辩才老和尚打得火热。辩才七十多岁了,性格孤僻,平常和寺里众僧都谈不到一块儿,偏偏与这个萧生一见如故,两人聊起琴棋书画来似乎很有共同语言。就在昨夜,辩才还邀那萧生在自己的禅房谈了个通宵。阿尘在旁边烹茶服侍,听二人又是对诗,又是比试书法,还谈到了什么王羲之的真迹……师父说的“他”莫非就是萧生?
  此时此刻,辩才也在回想昨夜,却已五内俱焚——
  那萧生究竟是如何令自己卸下心防的?也许是他写的诗,“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深深打动了辩才。于是辩才用真心和道:“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就在这一来一去之间,辩才以为结识了一位平生难得的知己。所以当萧生拿出几幅王羲之的真迹炫耀时,辩才才会自豪地说:“你这几纸虽真,却非上佳。真正的佳品在我这里。”
  萧生反驳:“除了《兰亭序》,世上也没有比我这些更佳的了。”
《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