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白日不同于晚上,现在正是朝阳初升,山上这些厉鬼再厉害,这时候也只能歇着。
  我们上山后,师傅随意坐在那个被村民挖出的洞口前。
  我注意到四周,昨天被师傅布置的聚阳符被露水都冲开不见了。
  师傅说不碍事,然后递给我四根柳条,还有那方瓦片:“四根柳条插在地上,然后把瓦片搭上去,四面画个圈围住,圈留个入口,入口一定要正对这个洞口。”师傅指着挖开的大坑。
  我点头照做,满心疑惑。
  做完后,师傅把一小块黄纸包着的墙灰递给我,再把那坨门前泥给我,才一翻身下了大坑,并嘱咐我不要跟他下去。
  我在上头等他好一会。
  “青铜酒杯被移走后,底下阴气已经渐渐散了,不过散的速度也没那么快,就算我们不管,这阴阳道也会在一个月之内消失,但二狗已经被这群阴魂盯上,就算阴阳道散去,依然会有百鬼抬棺。所以我们的第一目的并不是破解阴阳道,而是收了这群厉鬼。”师傅搓了搓手,摸出三炷香在我用柳条跟瓦片搭成的凉亭前点燃。
  “我刚才下去看了下,阴阳道阴气渐渐散去,这群厉鬼是被阴阳道吸引过来的,藏在最深处,现在阴阳道被破坏,看我引他们出来,你看好这三炷香上的烟,等他们飘到凉亭里,你就用门前泥,把画在凉亭边上的圈子的缺口堵上。”师傅认真嘱咐,“最后再把墙灰撒在其中,接下来你就不用管了。”
  说着师傅纵身一跳,又跳了下坑去。
  我紧张盯着那三株香,等他们燃到一半之后,猛然间底下吹来一阵凉风,紧接着香上青烟就朝着凉亭飘去。
  我心里大叫神奇,一会之后,我看差不多了,便用门前泥把圈住凉亭的圈子的缺口堵住,再把墙灰撒在凉亭中。
  这时候师傅正好从底下上来,他一身泥土,瞄着凉亭说:“成了?”
  我点头,随后只见到师傅拿出几叠纸钱,在凉亭前烧了起来,边烧边念叨什么,我记得这是他曾说过的‘鬼话’。
  师傅念叨一阵后,直接把纸钱丢到凉亭中,和凉亭一起烧了,随后他冲我说:“成了。”
  下山的途中,师傅什么都没说,我们来到二狗家,师傅看了看二狗,他脚踝上的鬼爪印也消失了。
  二狗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拉着我问:“咋了?”
  我故作神秘:“天机不可泄露。”
  回到叶老头家,我问师傅这是怎么回事,师傅白我一眼,问:“你怎么还不去上学?”
  我一拍脑门子,最近一直在忙活大仙、二狗家的事情,才开学便一直处于逃课状态中。
  “算了,下午我送你去学校。”师傅坐定,叼着烟,我熟门熟路摸出火柴给他点着,他说:“山上那凉亭叫坌宅,也就是替身宅,用柳枝代替根骨,然后用二狗家的瓦片代替屋顶。在他周围画上圈圈住,这鬼进去了啊,就难以出来了!”师傅不紧不慢说,“后来堵住入口的土叫门前土,你知道为什么世间房屋众多,但闹鬼的没几个吗?”
  我连连摇头,这我哪知道啊。
  “世间房屋本就多,其实阴魂也多,但一般宅子不召鬼的原因是,阴魂难以进入宅子中间。即便没贴门神,每户人家的宅子从建成的那一刻起,便天生自带拒鬼的能力。这其中的门道多了去了,要是你师叔在,他能给你详细解释一下。我知道的也有限,毕竟术业有专攻。其中涉及到了风水学说,这里头我就不清楚了。”师傅说。
  “师叔?”我好奇问。
  师傅没说啥,而是直接给我解释起了门前土:“除了特别建给死人住的阴宅,一般房屋都是建给活人住的,既然是活人住的房子,死人当然不能随意进入了,这就跟人有人道,鬼有鬼道一样。活人住的屋子,寻常阴魂进不来,其中起到作用的除了宅子本身外,还有门前土的功劳。”
  我点头如捣蒜,心道原来如此。
  “用门前土封了坌宅后,先烧纸钱劝那些鬼放下执念,解脱一个是一个,解脱后的阴魂没了怨气,可从坌宅出去,那些厉鬼便继续困在其中,他们死性不改,我便把坌宅连他们一起烧了。”师傅说的云淡风轻,我听的心惊胆战。
  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那么二狗接下来就没事了吧?”我问。
  师傅摇头:“山上阴魂太多,十里八乡的阴魂都聚集在那,哪有那么容易全部驱逐干净。这几天二狗家肯定还会鸡飞狗跳。不过剩下的散兵游勇不足一提,晚上随便栓一只公鸡在床边当替死鬼就成了。”
第二十四章 1996年的冬天
  阴阳道的事情这才算玩。
  接下来几天,二狗家一如所料的鸡犬不宁。
  一过午夜十二点,用红绳拴在床边的公鸡就开始打鸣,一连七八天,宰了七八只鸡,二狗家才恢复往日宁静。
  到了学校,二狗黑着眼圈抱怨:“几天没睡好了……”
  大仙和三胖子还好,这几天一直没有遇见什么事情。
  午休时候,我们端着饭盒在操场闲聊。
  二狗指着教室方向:“你媳妇又偷偷瞄你。”
  我抬头,看到叶晶仓皇失措躲避我的视线,撇嘴:“太丑了。”
  二狗不置可否,大仙和三胖子正为了争一个肉圆子打的欢快。
  叶家村的日子也不是一直惊心动魄,自打阴阳道的事情后,便再没灵异事件发生。
  但师傅的名头打响了。十里八乡,谁家有个问题,都爱来找师傅。
  师傅为人热情,有求必应,不过有时候他上班走不开,便吩咐我先去看看。
  印象最深刻一次是邻村张家村有人‘中邪’了。
  那是1996年,时值隆冬,我十二岁,大仙、二狗、三胖子升上六年级,大仙个子蹭蹭的蹿,我都懒得知道他有多高。
  师傅上班,请不了假,于是我先去看情况。
  不是我吹,那时我已经小有所成了。
  记得那天是周末,我和大仙、二狗、三胖子在玩耍,听到叶老头老远喊:“蒋娃子,蒋娃子!”
  我跑回去,见到一个朴实的中年妇女坐在叶老头家的院子中,问:“这位是……”
  大仙抢着说:“这位是天师传人!”
《捉鬼天师》